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材料工程
085204

一、领域简介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具有硕士授予权的二级学科。该学科于2010年获得全日制专业学位授予权。本学科依托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材料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金属材料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科技厅)和1个中俄科技合作基地。自2010年招收首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来,全部顺利毕业。

师资队伍:

本领域内现有指导教师10人,教授5人,副教授5人。近年来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等科学研究项目,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及国防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科研情况:

近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并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科技部、国防科研、省市课题国际合作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0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近40篇。授权专利4项。

研究方向:

材料工程领域涉及材料的合成与制备及加工、性能与结构及质量的改进和控制、器件或构件的生产工艺与制造技术、工程设计规划、技术经济管理等工程知识,并解决与材料领域相关的工程实际问题。

研究方向如下:

1.凝固成型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先进铸造技术及装备,铝合金液净化处理及检测技术,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半固态成型技术,铸造充型过程物理模拟技术及微观组织预测。

2.塑性成形与模具技术:主要包括先进塑性加工技术及装备,特种塑性加工技术,塑性成形过程性能预测及控制,模具CAD/CAM技术。

3.焊接工艺与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焊接结构及工艺,高效化焊接方法,焊接工艺优化设计,金刚石非真空钎焊,铝铜异种金属焊接新技术。

4.材料表界面设计及性能: 采用电弧离子镀和磁控溅射设备,结合强流脉冲束流表面处理技术,进行基材和膜层之间表面处理及界面设计,制备刀具、磨具、武器身管用多层和纳米周期硬质膜和复合硬质润滑膜。采用球磨、烧结和真空熔炼技术,制备高性能药型罩用材料。轻质合金微弧氧化的界面和配方设计,为装备轻质化应用提供工程应用方案。SiC和石墨烯增强铝合金。

5.先进和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

研发低温混凝土和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如建筑外墙材料等),形成“设计-制备-性能-应用”促进我国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范围和水平。

6.特殊条件下的金属材料结构及性能控制

强磁场下,研究金属或陶瓷材料凝固时,强磁场对材料结晶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控制工艺,制备特殊结构的功能材料。大变形速率和大变形条件下,材料的变形和力学行为,研究剪切线形成机制及穿甲和破甲效应。热场下,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变化的控制,研究特殊材料內秉性能和服役性能。

7.生物应用材料的研发

采用各种制备方法,研究医用多孔钛的优化制备方法及工艺。研发聚乳酸基生物降解性液晶高分子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发液晶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可生物降解塑料;采用阳极微弧氧化技术,制备牙齿种植体表面制备的陶瓷膜。

8.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特种功能陶瓷材料的研发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特种功能陶瓷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新方法、加工和应用过程的关键基础理论和应用问题;高效节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加工和应用过程的关键基础理论及技术。


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01

一、学科简介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具有硕士授予权的二级学科。该学科于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自2006年开始招收首届硕大研究生以来,全部顺利毕业。2011年获得辽宁省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2012年获得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获得“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高层建筑墙体保温防火系统方向,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粉体工程”三个专业为依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已建立了包括课程教学,本、硕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完整的学科体系。本学科主要从事聚合物复合材料特种功能陶瓷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进行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科渗透基础;侧重研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特种功能陶瓷材料和建筑材料的设计、合成、加工和应用过程的关键基础理论和应用问题。

教师队伍: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现有教师共20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11名,讲师及工程师4名。学历结构:博士14名,硕士3名,本科3名。其中一人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教学名师,辽宁省特聘教授的称号。

科研情况:

五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并完成各类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4项,省市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100余篇。获得专利5件。

研究方向: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目前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合成过程物理化学和材料合成与制备过程及性能。学科以高效节能复合材料和先进建筑材料制备技术为特色,进行聚合物和陶瓷复合材料、建筑材料的结构与功能一体化研究。目标是在建筑节能领域和工业生产领域得到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解决先进建筑材料复合材料的制备、加工和应用过程的关键技术,建设成能承担国家相关领域高性能、迫切需求的有机/无机复合节能材料,并可进行小批量的关键材料及部件的研制与开发。


材 料 学
080502

一、学科简介

沈阳理工大学 “材料学”学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生。本学科具有“铝合金全流程制备和控制技术”“绿色高性能建筑材料制备及控制” 两个重点学科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有铝合金纯净化熔炼、压铸、压力加工和模具、焊接结构模拟及特种焊接、热处理、先进表面处理和腐蚀防护、固态废弃物制备绿色建筑材料、特殊服役条件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等。

依托科技部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现代兵器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和金属材料先进加工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产学研平台。本学科形成了为兵器装备材料和地方经济服务的鲜明工程特色。

师资队伍:

目前,本学科拥有教授6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5人。梯队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其中,刘军教授为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辽宁省示范专业带头人、国家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另外,还有多名教师担任辽宁省和沈阳市热处理学会常务理事或理事、辽宁省颗粒学会和陶瓷学会理事和中国粉体工程杂志编委等职务。

科研情况:

现有科技部中俄科技合作基地(2004年)、辽宁省金属材料工程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2009,B级)和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等教学和科研重大平台,近10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973和86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外国专家局重点项目、武器装备预研项目、以及省市各类重点科学计划项目26项,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200余篇。

近年来,结合国家在纳米材料、复合材料、轻质合金、绿色建筑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等领域的战略规划和布局,本学科基于特殊建筑材料(低温混凝土)、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RTM技术),爆炸焊接界面结构(先进连接)、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先进模具)、磁控溅射刀具硬质膜层(三代涂层)、轻质合金表面微弧阳极氧化(轻质化应用)和钛合金生物陶瓷(生物医用材料)制备等关键科学和工程问题,拓展方向,凝聚力量,搭建平台,形成特色,相继取得显著成果,进一步提高了学科在在省内甚至国内的影响力。

学科研究方向:

1、材料表界面设计及性能;2、先进及绿色建筑材料;3、特殊条件下的金属材料结构及性能控制;4、新型医用生物材料。

主要研究内容:

1)材料表界面设计及性能:

利用科技部中俄科技合作基地-中俄联合高能束流实验室现有国内外先进设备,在材料硬质膜制备领域,采用电弧离子镀和磁控溅射设备,结合强流脉冲束流表面处理技术,进行基材和膜层之间表面处理及界面设计,制备刀具、磨具、武器用多层和纳米周期硬质膜和复合硬质润滑膜。

采用球磨、烧结和真空熔炼技术,制备高性能药型罩材料,致力于研究药型罩材料制备难熔合金颗粒与熔体界面的溶解机制。

轻质合金(钛合金、铝合金、镁合金)微弧氧化、化学镀等的界面和配方设计,为装备轻质化应用提供工程应用方案。

碳纤维与树脂的匹配、界面反应及RTM工艺优化,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为航空航天和民用轻量化服务。

爆炸焊接界面不均匀性的表征及对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为爆炸复合板材提供高参数应用支撑。

SiC和石墨烯增强铝合金的界面物理化学机理及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制备,为企业技术升级服务。

2)先进及绿色建筑材料

跟踪国际严寒地区混凝土研究的发展,针对我国三北地区的气候特征,重点研究冬季施工中混凝土幼龄期的强度发展状况,终龄期耐久性提升以及不同龄期混凝土内部水化机理、孔结构和强度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低温混凝土等效龄期的数学预测模型,并在低温混凝土保温技术、裂缝控制、新老混凝土界面处理方面的理论上和实践上实现新的突破。研究低温下复合胶凝体系的水化动力学问题,形成国际先进技术,用于北方地区尤其是辽宁省的冬季施工。

研发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如建筑外墙材料等),形成“设计-制备-性能-应用”产业链条,促进我国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范围和水平。

3)特殊条件下的金属材料结构及性能控制

研究金属或陶瓷材料凝固或高温烧结时,强磁场等外场对材料结晶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控制工艺和制备特殊结构的功能材料;研究大变形速率和大变形条件下,材料的变形和力学行为,研究剪切线形成机制及穿甲和破甲效应;研究热场下,大气或真空环境下的材料结构及性能的控制;研究特殊材料本证性能和服役性能。

4)新型医用生物材料

采用各种制备方法,研究医用多孔钛的优化制备方法及工艺。研发聚乳酸基生物降解性液晶高分子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研发液晶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可生物降解塑料;采用阳极微弧氧化技术,制备牙齿种植体表面制备的陶瓷膜。


材料加工工程
080503

一、学科简介

沈阳理工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具有硕士授予权的二级学科。该学科于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总公司批准为部级重点学科。1993年,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实验室被批准为部级重点实验室。2007年被批准为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材料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自1993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以来,全部顺利毕业。2007年,获得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材料先进制备及加工技术研究方向。2008年,被批准辽宁省高校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学科。2009—2014年,材料加工工程学科获得“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建设(辽宁省教育厅)。2009年,被批准组建辽宁省金属材料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先进加工技术实验室(辽宁省科技厅)。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以凝固技术与控制研究所、塑性成形与模具研究所、连接技术研究所为依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

师资队伍:

该学科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经验和科研能力的学术队伍。该学科现有专业教师2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讲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0人。其中获得的奖励荣誉有:兵器工业优秀青年教师1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奖1人,辽宁省高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2人,沈阳市优秀教师2人,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1人,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沈阳市教科工委优秀共产党员3人。

科研情况:

五年来,本学科共承担并完成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等11项,国防科研课题9项,省市项目35项。已完成的科研项目总经费3200多万元。获国家国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省部市级奖励5项,其它奖励10项。发表学术论文415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95篇。获得专利20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辽宁省精品课程1门,辽宁省省级教学团队1个。

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

1.凝固成型与控制技术:主要工作包括先进铸造技术及装备,铝合金液净化处理及检测技术,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半固态成型技术,铸造充型过程物理模拟技术,凝固过程微观组织预测。

2.塑性成形与模具技术:主要工作包括先进塑性加工技术及装备,特种塑性加工技术,塑性成形过程性能预测及控制,模具CAD/CAM技术。

3.焊接工艺与控制技术:主要工作包括焊接结构及工艺,高效化焊接方法,焊接工艺优化设计,金刚石非真空钎焊,铝铜异种金属焊接新技术。

(数据更新至2018年06月01日)